Google Pixel 新用户指南(一)iOS 以外的选择,原生的纯净体验

Google Pixel 新用户指南(一)iOS 以外的选择,原生的纯净体验

0、前言去年我想换部手机,然而在饱尝国产机阉割(MIUI)甚至完全没有 GMS(EMUI)的痛苦后,我决定选一台“符合需求”的手机。彼时我几乎注销了所有国内社交平台的账号,包括我那个 500+ 粉丝的知乎号,不过并不后悔,并且已经在 Reddit 等国外社交平台逛了大半年,无监控、有完整 GMS 体验是我选手机的最低要求。

这并不代表一定要非国产机,如果有宽松的解锁政策,允许刷入其他地区版本的 ROM 或者原生系统,同样满足上述需求。然而我此前对数码圈知之甚少对此一窍不通,只能凭着对厂商的印象选择手机(所谓的“小众厂商”可能市占率并不低,但是真的没有存在感啊)。于是,进入候选的有:

Apple:国内版虽然使用云上贵州、阉割大量功能还卖的贵,依然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使用外版 + Apple 全家桶将会是非常好的方案。唯一的缺点是贵。Samsung:虽然三星允许解锁,但是会触发物理熔断,导致一些功能无法使用(不过国内本来就用不了就是了)。Google Pixel事实上能轻松解锁 BL 的厂商还有很多1,比如:

OnePlus:一加曾经是一个适合折腾的选择,解锁简单,也比较能融入国内生态,可以折腾刷机也可以在国内简单日常使用。然而一加改变了保修政策,解锁后将失去保修,刷机要三思。Nothing:一加的联合创始人创立,系统接近原生,造型炫酷很有极客风。其他:努比亚和红魔等品牌在国内过于小众,不作介绍;realme 和 OPPO 仅部分机型支持,注意提前确认。完全不支持或者条件严苛的就不建议选择了,知名厂商中如华为、荣耀、小米、红米、魅族、VIVO 都在此列。

此时的我尚对 Pixel 不甚了解,只是知道有一个小众品牌是 Google 家的亲儿子,有高颜值的类原生系统,又支持实体卡 + eSIM(加分项,eSIM 是刚需,如果不支持我就得买 estk 之类的可插拔 eSIM 了)。

我并不确定是否要选择一部这样的手机,在我从来没有使用过、甚至没有认识任何使用该手机的人的情况下。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意外发现有不少资料。少数派 上有不少相关高质量文章,嗯,很符合网站名字。越看,我就越喜欢这系列素未谋面的手机,最终买下了 7 Pro。

以上就是从完全不了解到买入的心路历程了,下面我来分享一下:使用半年后,我是如何评价 Pixel 的。

1、为什么不选苹果?也许你看到我开篇提出的要求,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苹果。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尝试第一次使用苹果;我早已听说苹果设备之间的互联体验非常出色。但如果你没有其他苹果设备,这种便利就完全无法体现。比如,我目前没有任何苹果生态内的设备,iPhone 与 MacBook、iPad 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同步功能,对于我来说毫无意义,所谓的互联约等于没有;除此之外,苹果的封闭生态也非常不方便,无法简单侧载非应用商店的程序意味着什么都得买正版封闭和单一,所谓的鸿蒙也是如此。除了应用生态,苹果的封闭性还体现在系统层面:iOS 系统本身高度封闭,无法对系统深度定制。无法更改默认应用、无法自由调整系统界面,这对于习惯了 Android 系统高度可定制性的用户来说,实在是难以适应。

既然提到了封闭性,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鸿蒙。脱胎于开源开放的 Android,鸿蒙走向了其反面——封闭。和苹果一样限制侧载、限制用户权限、自家生态内的“万物互联”,似乎毫无吸引力。由于鸿蒙主要在中国推广,如果没有 GMS,就不可能成为国外用户的选择,更不会有国外的软件主动适配原生鸿蒙。

2、Pixel 的“魔法”

我想,Google Pixel 的魔力在于其独特的软硬件结合体验。作为 Android 系统的源头厂商,Google 通过 Pixel 系列展示了其自主设计的理念(其实就是拿 Pixel 做实验来了)。和索尼有点相似,Pixel 手机是一片“试验田”,尤其是最初几代。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 Pixel 只是一个不错的“玩具”,屏幕素质一般、电池续航缺少调教、没有什么延续性的设计、极不具性价比……“好看不好用”2。出色的相机、独特的小功能,再加上宽松的解锁政策、丰富的刷机资源,从 Pixel 机型入门 Android 刷机几乎是最简单的选择,为 Pixel 刷机可以说是一件相当轻松、惬意的事。因此,Pixel 是一款既好玩又特别的手机。

3、几乎为零的本地化

使用了至少四部华为/荣耀(国内厂商手机系统广告最多的两家),我早已习惯于到手就卸载“热门应用”、删除“应用建议”、在刚开始的几天,关闭每一个发送骚扰通知的系统软件的通知、进入每一个本不应该联网的软件,选择“不同意使用条款”,“仅使用基本服务”。后面我甚至会使用 ADB 强行卸载不重要的系统应用,例如毒瘤“快应用中心”、内置的垃圾浏览器。

然而,Pixel 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简洁。虽然我到手的时候已经配置好了,解锁 Bootloader 之后我还是体验了一遍初始化流程,感受只有一个词:惊艳。只需简单的设置,就能成功进入系统。在我立刻关闭了“负一屏”等让我 PTSD 的功能后,整个系统处处让我感觉清爽。

没错,如果你注意到了的话,你会发现我的第一屏还是默认的。然而如果观察更仔细,你会发现我用 Edge 替代了 Chrome。微软的生态同样很香 :D。此时的我暂时将其作为备用机,把旧手机上的 X(Formerly Twitter)、Telegram 都搬了过去。没有任何国内软件的骚扰,使用起来很舒适。经过了几个月的观察,解决了续航的问题(后文详细说明),我终于决定将其作为主力机使用。问题很快暴露出来:类原生在国内受到歧视,什么都没做就会高强度弹验证码甚至风控账号;除了微信一直挂在后台推送(哎哎你明明接入了 FCM,我这手机也有,为什么不用啊?),其他软件几乎收不到推送。

不过还是由于玩机群体够大,这些小问题基本上都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4、高度可定制性

由于我此前对 Root 相关知识毫无了解,因此我没有冒着把一台新机刷成砖的风险,到手立刻刷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不断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大部分定制功能都需要 Root。然而,解锁 Bootloader 会清除数据,我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手机里还有几张 eSIM,我在刷与不刷之间陷入纠结。后来了解到包括解锁在内的重置手机并不会清除 eSIM 数据,于是我找到了相关教程,一遍过成功刷入了 Magisk。

成功 Root 之后就开始了新的折腾,隐藏 Root、安装模块……这部手机越来越顺手,甚至连续航问题都被 Scene + Uperf Game Turbo 解决了。我也正是在这之后开始将其作为主力机的。

早已听闻刷入 Magisk 之后无法像原来一样进行 OTA 更新,然而借助 Pixel Updater + 系统的 A/B 分区,我仍然能够优雅地下载更新、让软件自动 Patch Magisk,然后从另一个分区启动。我已经使用这个方法更新了 2 次,上次收到更新是 2024/02/05。

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侧重分享 Root 相关内容,尤其是如何使用各种模块让 Pixel 尽量本地化适配。

5、总结如果你现在问我,是否会推荐 Pixel 系列,那我仍然会犹豫。不过,这取决于你:

如果你热爱折腾,那大可和我一样,买一部 Pixel 当玩具玩;如果你喜欢稳定,那么刷机这种有风险的行为自然需要慎重考虑,更别提 Root 后和各种软件的斗智斗勇。

而且,Pixel 的硬件做工貌似不咋的。屏幕显示、电池、Tensor CPU 都让人不得不吐槽3。不过,瀑布屏、屏下指纹、相机镜头、摄影算法,哪一样拿出来都不算出色,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这部独特,又好玩的 Pixel。

参考 双十一购机不迷茫:这些安卓手机还可以解锁 ↩ 参考 挑台二手机,体验原生味:银河系 Google Pixel 漫游指南 ↩ 参考 一派 | 你为什么选择 Google Pixel? ↩ Google Pixel 新用户指南(一)iOS 以外的选择,原生的纯净体验

https://blog.tsinbei.com/archives/1888/

文章作者 Hsukqi Lee 发布于 2025-03-01

修改于 2025-05-04

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