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珠是牢固附着于牙骨质表面的釉质小块,大小似粟粒,呈球形。它多位于磨牙根分叉内或其附近,或见于釉牙骨质界附近的根面上。
釉珠的发生起因于一小团错位的成釉细胞或者由于上皮根鞘的一小团上皮异常分化,再度出现成釉功能而形成釉珠。在显微镜下观察,常见的釉珠完全为釉质所构成,釉珠基底直接附在牙本质上。有的釉珠包含有牙本质,但含有牙髓者甚为罕见。釉珠能影响牙龈与牙体之间的良好附着关系,形成滞留区,引起龈炎。它还可能妨碍龈下刮治术。
另外,釉珠在X线片上可被误为髓石或牙石,故应加以鉴别。釉珠一般不必治疗,必要时可将其磨去。
参考资料:[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